呼和浩特加快實施分質供水工程讓全市人民喝上純淨水
2014-04-12 16:58:57
admin
198
據呼和浩特新聞網2014年3月24日訊 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個“世界水日”,3月22至28日是第二十七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水與能源”(Water and Energy)。水利部確定2014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加強河湖管理,建設水生態文明”。“世界水日”到來之際,記者就我市飲用水情況以及市民普遍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調查采訪。
調查走訪中,很多市民向記者反映了自來水的水質問題。其中不少市民稱,目前我市使用的自來水多半為黃河水,所以水質自然會出現問題。
“我家的水總有一股異味,直接飲用白開水時,真的很難下咽,得衝泡茶葉或果汁等才能飲用。很多人稱,目前我市的自來水多半都是黃河水,所以才會出現上述情況,也不知大家這種說法是否屬實。”家住萬盛佳園的王女士說。
對於市民的疑問,呼和浩特市自來水公司經理辦曹功章主任給出答複。目前我市共有11座水廠,除呼鋼水廠屬於應急水廠外(在用水高峰期使用補壓井,緩解用水壓力),其他10座水廠均正常使用。其中,有9座為地下水廠,隻有金河水廠為地表水廠(引入黃河水)。從目前情況看,我市日供水量為40萬立方米,使用黃河水的比例僅在30%左右,而這30%中,有一多半為工業用水,分別供給中石油、中石化、電廠、熱源廠以及其他一些大型的工業企業,真正補入居民家中的黃河水量比例非常小。
另據曹主任講,即便是補入黃河水,其水質也是達標的,尤其是2011年國家強製執行新的飲用水水質標準後,補入我市的黃河水經過處理,完全符合人體飲用標準。曹主任還表示,黃河水經加工處理後,每立方米的成本價近4元,甚至高於民用水價。
采訪中記者獲悉,今年,我市將加快實施居民飲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質分類供應工程建設。“實現分質分類供水後,將在水廠的源頭對飲用水進行深度處理,而後通過專門的管網供給市民以作飲用;對於一些商業、生活用水,則不需要進行深度處理。供水事業雖屬企業管理,但也帶有極強的公益性,所以政府部門也高度支持。讓全市人民喝上純淨水,這也是政府部門的一項惠民工程。目前,政府已經明確目標,在未來幾年內,我市將徹底實現分質分類供水。”曹主任說。
呼和浩特市水務局局長馬文文表示,全市分質分類供水工程從2012年已經開始建設,*終將實現把黃河水引入工業用水,讓居民飲用地下水,再生水用於園林綠化。據馬局長介紹,今年將對橋華世紀村、琦琳北辰小區、內蒙古公安廳、北岸小鎮、內蒙古邊防總隊指揮中心辦公及家屬區、萬正尚都6個區域進行分質分類供水改造試點。改造主要是在試點小區或單位打一眼地下井,並通過水質過濾機械對井內蓄水進行二次深加工。而後通過新鋪設的一條專用管道將優質地下水安全輸送到居民家。另據介紹,分質分類供水改造工程完成運營後,由於改造運營成本增加,可能會適當提高水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