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膜技術用於乳品加工方麵澳大利亞引領著世界的發展
2014-05-12 18:44:16
admin
345
據天天食品配料網2009年11月30日訊 澳大利亞是眾所周知的乳業強國,產品和技術在國際上都處於前列。二戰後,澳大利亞的乳業技術獲得了迅猛的發展。其標誌性的變化就是從對黃油和脫脂奶等初級加工產品的關注向乳蛋白等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轉化。
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幹酪的研究有了重要發展。澳大利亞政府為了保持民眾的消費興趣,刺激澳大利亞乳品公司生產幹酪,鞏固幹酪市場,同時想使幹酪的生產技術有所突破.因而政府設立了“幹酪產業進步項目”(Cheese Industry Producfi-Improvement Prect,簡稱CIPIP)。其中一些成果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價值。第一個是現在還依然使用的P.M.Linklater的工廠監測係統:第二個是CSIRO提出的切達幹酪快速製造工藝;第三個是利用膜分離技術在製造切達幹酪之前對原奶進行濃縮以增加牛奶的固體含量,這個程序能有效的減少乳清中被遺失的於酪酪蛋白的水平,在此之上進而實現了牛奶連續凝結和凝塊的連續輸送處理。另外CSIRO和APV一貝爾布萊恩公司的合作也解決了幹酪生產和工程中很多實際的技術問題。當時很多歐洲生產商都把在乳清中回收的酪蛋白用於軟質幹酪的製作,但是澳大利亞把乳清中回收的酪蛋白用於硬幹酪的製作。CSIRO依靠膜分離技術處理原料奶,此項技術可以從牛奶直接製造成再製幹酪,而不是首先製造成凝塊或天然幹酪,這就降低了生產時間和費用,這些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世界上幹酪製造技術的發展。
牛奶中的酪蛋白通常是通過酶凝或者酸凝,製作成千酪產品來食用的,而在幹酪的生產中,乳清蛋白質大量損失。20世紀50年代後期,很多酪蛋白加工企業向CSIRO實驗室尋求幫助。L.L.Muller領導的一個研究隊伍為在於酪生產中回收酪蛋白和乳清蛋白質提供了可行的發展途徑,即膜分離技術,並在1960年將這些功能性的乳成分應用在其它的食品生產中。